1 新闻|品读老舍经典作品,传承文化厚朴之风——尚同中学开展第七届读书节暨老舍作品推荐
新闻|品读老舍经典作品,传承文化厚朴之风——尚同中学开展第七届读书节暨老舍作品推荐
发布时间:2020-12-03 来源:尚同中学

(通讯员 蒋思凡)读书可以长知识,增才干;读书可以养性情,强自信;读书可添文采,启灵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浓厚的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尚同中学以“品读老舍经典作品,传承文化厚朴之风”为主题,于11月16日升旗仪式上举行了简单而不是庄重的第七届读书节启动仪式。

图书管理员蒋思凡老师为读书节启动仪式热情致辞,结合老舍先生的作品和语言特色,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阅读经典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介绍了本届读书节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线上朗读(亲子共读、师生共读)”“专题讲座”“读书笔记”等,并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做一个乐于读书、善于读书的至善学子。

品读老舍经典作品,传承文化厚朴之风,希望全体师生都能在本届读书节活动中收获自己的感悟和成果,用书香丰盈精神世界。

附老舍经典作品推荐书目:

1骆驼祥子》

2茶馆》

3四世同堂》

4济南的冬天》 

5北京的春节》

6猫 老舍专集

7我的母亲》

8老舍先生》

 

1《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2《茶馆》

作者:老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

3《四世同堂》

作者:老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4《济南的冬天》

作者:老舍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5北京的春节》

作者:老舍

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

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6猫 老舍专集

作者:老舍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猫》这篇散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猫,其形象在老舍的笔下栩栩如生,挚情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猫的极其喜爱的感情。 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 

7我的母亲》(《老舍儿童文学作品选》)

作者:老舍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文章中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风格纯朴清新语言随情而发,自然朴素,字字句句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深之语;结构任性而为,平实流畅

8老舍先生》

作者:舒乙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老舍先生虽离世四十余年,但他的经典作品始终长青。因为他的作品扎根于百姓,道出了百姓中的悲苦与无奈、俏皮与悲壮。作为他的儿子,舒乙坦诚回忆了父亲的一生,使我们真实看到了老舍作为一个大文学家,其一生的创作和性格的必然联系。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