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顾佳琦)在“至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大背景下,为丰富课程内涵、促进师生发展,尚同中学6月27日上午召开了2018学年第二学期拓展课汇报展示交流活动。
会议由教导处顾佳琦老师主持,参与会议的有:本学期担任拓展课教学的任课老师,校长潘妍、副校长徐明、教导处副主任王春燕及各教研组代表担任评委。
各位老师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活动开展、活动成效、反思及下阶段设想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每位老师都能基于各自的特长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选择学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善思”和“善行”的品质,成为更好的自己。
严玲芳老师开设的《古典诗词创作入门》课程被评为奉贤区第五届学生活动节二星级社团,她详细介绍了课程内容,分享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展示了学生的创作作品,汇报了成果。除此之外,她结合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了从学习兴趣、课堂活动、课前准备等方面调查问卷,并根据反馈进行反思和下阶段的实施改进措施。
陈斌旺老师开设的《舞由心生》课程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陈斌旺秉承和学习吕艺生教授“观其舞、知其德”的艺术理念,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唐晓枫老师开设的《3D打印》课程,在信息化时代开设3D课程,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体验科技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效果。
张爱军老师开设的《微缩家具》课程,通过作品制作和活动的体验,学会用草图构思和创新设计,同时掌握各种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通过作品的评价与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宋莉芸老师开设的《艺术创想——综合材料装饰画》课程,让学生们在艺术创作和设计中能自如地使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设计,解决造型艺术中材料形态、色彩、质感等要素组合搭配之后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让学生逐步加深对绘画语言的表现技巧及其绘画媒介的理解,借以唤起学生艺术个性的觉醒。
唐晓玲老师开设的《我是朗读者》课程,她分享了一年来的朗读者历程,展示了学生的朗读作品,并对该课程在下学期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蒋思凡老师开设的《走进魅力汉字》课程,让学生们学习汉字、了解汉字有关的知识,能更好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姚磊老师和杨家乐老师分别开设的《谁“羽”争锋》、《排球小将》两门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运动热情,通过基本动作的训练,不断收获运动的快乐。
汪瑜老师开设的《服田力穑》课程带学生们走出课堂,在学校里观赏植物、辨析植物、了解植物,并种植农作物,在劳动中收获成就感。
蔡何婷老师开设的《“衍”绎》课程,通过手工制作,完成衍纸作品,不仅要细心、耐心,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陆菁尔老师开设的《<典范英语>绘本阅读》课程,利用《典范英语》原著,培养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积累英语词汇。
刘晓敏老师开设的《数独》课程,是一种以数字为表现形式,用纸、笔进行演算的逻辑游戏,培养观察力、对数字的敏感性、逻辑性,让学生借助趣味数学游戏领略数学美,同时,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美感。
最后,徐明作了总结性发言,对老师们所做的分享与交流进行了点评,就如何深入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作了指导性建议,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发挥各自的特色,着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打造学校的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