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晓敏】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刘晓敏】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发布时间:2019-05-14 来源:尚同中学

一、案例呈现

案例1:“老师,老师,J又哭了,快去看看吧!”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急忙向教室赶去,生怕他出现什么状况,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了。从开学到现在的3个月来,他在每位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都是一个内心很脆弱的学生,经常因为一些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放声大哭。在赶去教室的路上,我向其他学生了解了一下具体情况,原来是因为在自习课上J说话,纪律委员给他按班规扣分,而他不服气而大哭。我赶到教室,只见他红着眼,我本想问清他的想法再安抚他一下,结果当我刚提到“扣分”二字时,他更凶地哭了起来,并且还不断地重复“纪律委员偏袒别人”这句话。当我继续问偏袒谁时,他又不说话只是哭。

案例2:“你慢慢背,我先走了...”同学H对J说道。该天下午是要背完语文课文才能回家的,H先背完后对J甩下这样一句话回家了。当天下午回家后,不断地跟他妈妈说:“哼,他背就背完吧,还说让我慢慢背,他是瞧不起我吗?我要把他绑了,要把他杀了。”“杀了他然后呢?坐牢吗?”“自杀。”“那爸爸妈妈怎么办?”他沉默了...

二、案例分析

该同学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1.适时、正确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在J2岁的时候,他妈妈外出打工直到他5岁时才回来,期间一直由他爷爷奶奶和爸爸照顾。爷爷奶奶对他百般宠爱,给予了物质上的所有关爱,但并没有教育他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正确与他人相处,而他爸爸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导致他在与别人产生矛盾时无法得到合理的疏导和排解,以至于之后他在与别人相处时会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会有别人总是与自己作对的感觉。

2.学生自身存在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J凡事都希望别人能够顺从他的意愿,但凡有一点不能顺着他的心意,便会非常愤怒,甚至会有“过激行为”的想法。

3.老师对他的关爱缺失。刚入学时,他在老师的眼里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所以,课堂上老师经常点名批评他,他对老师有些许敌对情绪。

三、解决措施

1.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在家的生活状态。在J第一次与同学产生矛盾后,我就立即跟J的妈妈通了电话,从他妈妈口中得知,他的一些粗暴行为是受他爸爸的影响,家长也逐渐在改变教育方式,虽然他有很多的缺点,但是他很有爱心,并且很懂事,天冷了他会提醒爷爷奶奶盖被子,他妈妈开车时会提醒妈妈注意安全……那次通话之后,我每次都尽量以温和的方式对待他,给他讲道理,后来不管是学习态度还是行为习惯他都有明显的好转,有作业没交时会主动承认并说明原因,同学有困难时他会主动提出帮忙。

2.找学生谈心。J很喜欢运动,之前自荐当了一段时间体育委员,但是在一次民主的班干部选举大会上,他落选了,借着那次机会,我对他进行了简单表扬,表示对他之前工作的肯定,同时也与他一起分析了一下落选的原因并给了他一些中肯的建议,要想让大部分同学都肯定自己的工作,在与别人相处中遇到争执时必须学会换位思考,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J还有一个很不好的行为习惯,就是经常嚼自己的红领巾,就此问题,在一次弘扬爱国主义的班会课之后,我把他叫来办公室,提到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也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如果不爱护红领巾,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重。第二天就见他换了一条新的红领巾,并主动提出让学生监督他的行为。

3.咨询心理老师,分析J的心理。在J与H的那件事后,我请教了一下学校的心理老师,得知J有心理学上的“危机干预”,需要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积极配合避免更多状况的发生。后来,当J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有情绪上的波动时,首先要带着他离开当时那个环境,然后再让他自己安静片刻,最后再去理性地疏导他。最近他的情绪有了些许好转,有时候遇到事情会第一时间反映给我。

四、经验反思

当遇到一些行为习惯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时常与老师同学作对的学生时,老师不应该随随便便就给他们贴上一些标签,而应该从各种途径去分析学生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深切的关怀和爱护,使教育成为载歌载舞的水。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