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同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尚同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4-20 来源:尚同中学

尚同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2016年是全面实施奉贤教育“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和全面推进奉贤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一年,2016学年是我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根据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工作要点,本着学校“打造高品质教育,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总结两个学年来学校的办学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制定以下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二、 总体思路

1. 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各项工作机制,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2. 以争创奉贤区文明单位为契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 “善文化”的构建和引领,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4. 抓常规、促研讨,提升课程与教学质量。

5. 重规范抓经常,保障学校安全有序发展。

三、 主要工作

(一) 队伍建设

1.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抓中心组学习,定主题定内容,导读结合研讨,提升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利用好联盟体资源,为班子成员创设取经学习的机会。明确班子分工,理顺条线工作关系,倡导分工不分家,协同合力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及监督提醒,提升工作推进力度。

2.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做好党员民主评议、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利用好双周周一的教职工政治学习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师德教育。利用好单周周一的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借助“青年教师助力工程”,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专家团队资源,为职初教师配备“高规格”的带教师傅,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多方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到区第二十一届教学节的各项活动中,争先创优,积极展示与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二) 制度建设

4. 梳理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学校制度汇编的初稿。

5. 完善管理机制和管理结构,细化分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确保从整体到局部,从教学到后勤,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

6. 组织教师学习各项管理制度,发挥制度在管理中的导向作用,提高管理效率。积极落实制度管理的同时,探索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有效做法。

7.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在制度修订、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过程中,做到规范透明,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大校务公开力度。

(三) 文化建设

8. 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愿景,着手打造“善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从校训“尚文达理·至善同行”衍生出“文以载道,理可兴邦,善为人本,行有天地”的学校精神文化。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尚同教师誓词、学子誓词、校歌歌词等的征集活动。

9. 着手学校环境文化的设计和布置。初步完成自然人文区、历史人文区、艺术人文区、科技走廊、校训墙等的规划设计。制定学校文化设计实施方案并落实。

10. 积极推进“温馨班级”的建设,构建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落实班级常规文化布置,开展“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系列活动。

(四) 德育工作

11. 根据教育局“一品三化”人文德育孕育工程总体部署的工作要求以及学校育人目标整体规划,制定学校德育实施方案,构建“学科德育渗透”、“德育校本课程”、“德育主题活动”、“全员德育理念”为一体的学校德育实施的策略,打造“四合一”的德育实施机制。

12. 积极构建“善文化”学校特色德育课程,推动校本德育课程的研究。进一步构建“养成教育”、“个性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为主题的年级德育课程。继续实施“德育主题月”,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德育主题月”的课程体系。大力开展“贤文化”进课堂活动。

13.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按照“落实常规工作,重视校本培训,加强区域合作”的思路,加强学校德育队伍的培养力度,狠抓德育队伍的建设。

14. 加强学生行规养成教育,利用好国旗下讲话、午会课、德育大讲堂、主题班会课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教师讲坛、学生论坛等形式,开展“行规养成教育”的德育主题月活动。

15.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形成学生行为与心理偏差干预与调适机制。推进学生导师制工作机制,加强过程与成效评估。

16. 加强家校联动,推进家长学校工作。做好家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探索实施“一日校长”办公制度,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机制,拓展学校德育实施的校外基地。

17.开展好节庆日主题活动、团队主题日活动及组织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五) 教学工作

18. 推进“课堂教学改进”,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通过“达标课堂”的实践研究,确定“达标课堂”的有效指标,开展课例研讨、校本研修等活动,探究“激发觉醒.互动创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明确“课堂教学改进”任务,实施“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结合项目研究,探寻教科研训四位一体的教研模式。

19. 加强三类课程的管理,完善课程体系,形成系列课程建设成果。开足、开齐三类课程,制定课程计划。加强基础课程校本化,优化教材、优化练习。逐步编撰完成语数英化等学科的“校本训练”集。进一步做好探究课程的开发。继续完善拓展课程建设,力争在规范管理流程之时出精品课程。继续做好“阳光体育活动”,加强活动课的计划、教学内容等方面工作的落实,逐步完善体育活动课程建设体系。

20. 初步建设骨干教师梯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

初步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要求和标准,制定相应制度和奖励跟进管理措施。制定学校骨干(后备)教师教学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研究与逐步完善骨干教师梯队的评价体系。搭建骨干教师梯队成长的平台。做好“十三五”教师培训工作。

21. 抓好日常教与研管理,推进“主题式”教学研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规范教学管理程序,完善教学管理流程。聚焦课堂教学过程,创设活力课堂氛围。

22. 开展“学科周”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舞台。举办各种学生竞赛或展演活动,将三类课程中最精彩、最鲜艳的一面呈现出来,同时给学生以多元的发展空间,举办学习成果展示,给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3. 加强毕业班管理及教学工作。开展毕业班教学研讨以及抓好家长会、学生会的会议的质量。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毕业班的视导工作,促进和提升毕业班教学质量。

(六)后勤保障

24.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有序。梳理完善学校各类安全生产及管理制度,修订应急处置预案等。开展全员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训,继续开展护校安园志愿者活动。加强校门口出入管理工作,落实非工作时段进出学校人员登记与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及定期专项自查工作。落实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整合学校信息化和安全管理工作。巩固技防设施的日常管理,争取校园监控项目实施。

25. 严格实行财务管理制度,切实推进重大采购及维护项目的合同制度,严格执行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三者签字报账制度。制定学校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定期开展自查,规范重大项目决策和经费使用,规范学校收费工作。

26. 在现有出纳流水电子记账的基础上,研究实践部门预算的操作方法,做好2016年结算及2017年预算工作。

27. 加强食堂管理工作。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对食堂环境卫生、炊餐用具卫生、食品卫生作经常性的常规检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做好防火、防盗、防毒工作,并要定时打扫,做好保洁工作。委派专人对食堂服务态度、卫生情况、饭菜数量与质量进行巡查,落实民主监督测评制度,切实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加强食堂食物原料采购监管,落实专人从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使用。组织食堂用气用电专项检查,按照上级部门安全管理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28. 做好学校资产登记与管理工作。加强资产账册与财务账册的协调管理,确保账册数据一致。加强低值耐久物资管理,落实学校ETE软件的应用。规范工作程序,组织落实学校年度财产清查工作。继续推进班级财产管理员队伍建设工作,确保班级物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29. 做好学校基础建设工作。加强对校园绿化养护单位的监督,督促养护工作有序开展,认真做好养护工作记录。督促前期施工单位适时完成对死亡树木的更新工作。积极争取绿化资金的专项投入,力争对学校操场绿地进行翻新。加强对水电设施点位的排摸,积极争取完成学校水箱等设施的改造。推进学校落实一场一馆一池建设工作,做好2017年暑期维修项目的申报工作。

(七)人事工作

30. 严格执行上级有关人事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确保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

31. 建立学校档案室,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整理前两年各类档案文书,做好归档整理。做好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协助和指导教师建立个人发展档案。

32. 规范做好新教师招聘工作,制定并执行教师聘用合同制度。根据学校实际需要,依法依规做好临时工聘用工作。做好中高级职务评聘工作。

33. 做好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工资年报、干部年报等各项常规性工作。

34.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学校绩效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编制各岗位说明书,与教师签订校内岗位责任书。

(八)其他工作

35. 组织开展好区第二十一届教学节活动。

36. 继续推进学校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借助外力,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区域效应的课程,为学生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做好乡村少年宫的硬件建设和文化设计工作。继续开好明星课程“汽车工作坊”、“舞由心生”工作坊,筹备开设自然笔记、走进科学、经典诵读、戏剧等自主发展特色课程,引入清音班彩碟舞、武术等非遗课程。

 

 

2016.9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