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同中学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尚同中学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4-20 来源:尚同中学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奉贤区尚同中学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

根据2018年奉贤教育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建设“贤文化”特色鲜明的“自然、活力、和润”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战略,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尚同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将以“确保安全、提升质量、促进发展”为主题词,在“重点工作有突破、常规工作有创新”的目标导引下,有序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加大行政班子队伍建设,以管理水平提升促学校品质发展。

1.抓实学习型班子队伍建设。

做好中心组学习规划及行政管理人员个人学习计划。每周行政例会前10分钟由各处室负责人轮流组织专题学习或热点问题探讨,形成团队互助学习氛围,提升用所学管理理念来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依托成功教育集团精准托管资源,与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加强各条线负责人与风华初行政管理人员的联系,尝试远程“跟岗”学习。

2.做好学校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

实行各处干事列席行政例会的制度,畅通管理工作要求的上传下达,提升管理工作效能。开展学校中层后备人选的竞聘工作,为下一学年实行青年教师在行政管理岗位挂职锻炼做准备。

(二)依托德育课程、借力学生活动、狠抓出操质量,深化“至善学子”德育培养工程。

1. 继续探索实施德育课程。

在前期德育课程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本学期将在精准托管课程专家的指导下,组建德育课程建设组,构建并完善具有人文特色的校级德育课程以及有序列发展特点的年级课程,并着手文本教材的编写。同时,开启旨在学生终身发展的学生生涯教育课程的研究。

2. 以活动为引领打造德育文化。

开展第四届学生活动节,重点打造特色校园活动,并探索开展新城联盟体内的学生联合活动,增强区域影响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贤文化”课程,探索“贤文化”校本化,打造“贤文化”校级特色课程和活动。组织开展“暑期红色之旅”活动,做好“世界之窗”文化交流活动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继续做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六一主题集会、暑期新生入学仪式及军政训练等仪式教育。安全规范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3. 以广播操为抓手开展学生行规教育。

结合上学期开展的广播操训练情况,本学期将继续以“广播操”训练为抓手,对学生的行规进行全面的教育。建立学生行规养成教育的机制,形成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体育教师协同共管的教育网络。狠抓早操、课间操的进退场情况以及广播操动作质量。探索实施每月行规重点训练,做好实施方案以及奖惩评价工作。以行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创建温馨班集体,以“美育”教育为切入点,打造“一班一品”特色,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评选区、校级优秀班集体。

(三)精细常规教学管理、重视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 落实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与精准托管学科专家团队通力合作,严格把控常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尤其加强对起始年级、毕业班及0—5年期青年教师的教学诊断与指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对教学五环节的管理与监控,加大各类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采用常态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问题发现、及时反馈、督促整改的过程管理机制,继续实行目标管理与质量管理。

2. 做好区、校级课题指南,引导教师主动向“教研型”角色转化。

以区级课题遴选工作为契机,在精准托管科研专家的指导下,形成区、校级课题指南、制定完善学校科研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教师课题研究的阶梯递进式培养目标,加大对教师课题研究的指导,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建立教育教学研讨的长效机制,形成团队研讨的氛围,牢固树立青年教师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指引课堂、以科研引领教育”的课题研究意识

3. 依托校外优质资源,推进研修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支持教师参加区骨干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保障外出学习的时间和经费。依托精准托管的优质学校资源以及青溪·明德集团化办学的优质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多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及专业能力提升的平台。提升教师职业规划意识,在对三年发展规划做中期达成度自我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做好见习期教师亮相课校级研讨及上学期教学评比优质课教师的教学展示活动。

(四)以校本课程建设及星光项目为抓手,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

1. 以着力建设三大校本课程为突破点,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通过聘请校本课程建设专家,对学校初步制定的课程实施方案及积累了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3大校本课程进行再诊断及修改完善,成立相应的课程开发小组,着手校本特色课程的编制,以此为突破点及范例,为更多的校本课程开发打好基础,逐步建立起课程开发的师资队伍。

2. 启动“星光”计划项目建设,强化前期准备、过程管理以及后续推进。

组建好新一批项目的建设团队,校长为组长,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并落实专人负责具体的项目实施及管理,规范做好项目进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对已完成的项目在学期内完成资料归档以及项目后续推进工作的计划,使项目在学校课程建设、文化建设及内涵发展上落地生根。

三、常规工作

(一)学校管理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及长效机制,重点做好区第十六个师德建设月活动。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学习贯彻十九届三中全会及全国两会精神,将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及组织生活会的召开。按计划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做好学校人事管理,做好2018学年新教师的招聘、教师职务晋升等工作。合理安排教职工培训,配合做好见习期、三年期、五年期教师区级培训及考核。做好绩效考核、学年度评优以及推优评选工作。

 

4. 加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各类工作。支持工会做好相关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大校务公开力度。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做好经费预决算报告及述职述廉工作。完善管理机制和管理结构,细化分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德育工作

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探索德育工作的扁平化管理,加强德育管理团队建设。加强年级段长管理能力的培养,加大年级段长的管理权限。推进“至善匠心”班主任成长与发展工作室的建设,完善工作室的培养机制。继续推进班主任微课题式研讨活动。加强校外联盟,开展新城联盟班主任共同体活动。

2. 加强家校合作育人。增补校级家委会成员,创新家委会实施机制,落实家委会工作计划,加强家委会工作研讨。建立由三级家委会成员构成的学校“一日校长”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到校进行全面的监督。推开“家长进课堂”活动,以年级和学校两个层面为主开展品德教育、职业教育、“贤文化”教育等为主题的家长授课活动。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探索建设学校家庭教育骨干家长团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打造“贤文化”进家庭特色,促进“好家训、好家风”建设。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展第二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家庭教育征文及“尚同好家庭”评选活动。

3. 推进全员德育建设。开展学科德育研究及学科德育精品课评选活动。开展以“育人理念、家访的技巧、师生心理沟通技巧”等方面主题的培训讲座。开展全员德育读书学习交流的活动,精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专职教师执教实施;利用心理辅导室,开展特殊学生以及特殊团体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研究;做好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探索开展亲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 继续稳步推进学校少年宫项目。稳定少年宫校内外辅导员队伍,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管,提高活动实效。

(三)教学工作

1. 规范落实三类课程。开足开齐基础型课程,专课专用,杜绝随意调课、占课等现象。以检查促落实,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以“点面结合、多元发展、整体推进、体现特色”为原则,从“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出发,开设多样化、个性化拓展型课程。实施学生对拓展课程的多渠道评价,完善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继续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探究型课程。

2.制定招生宣传计划及校园开放日实施方案,做好小升初衔接及新生招生工作。与思言小学紧密联系,开展校际间小升初衔接活动、校园开放日活动等。

3. 加强九年级毕业班的管理工作及中招相关工作。做好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控、师生心理辅导、推优生、自荐生、体育中考、中招考务等工作。

4. 做好医教结合。常态化开展学生卫生健康宣传活动,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积极预防与应对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医疗保险和学校环境卫生监测工作。

5. 做好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深化特殊教育工作,开展个别化教学设计和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实践,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教育与医学评估。

6.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做好转出、转入学生学籍统计、资料整理、学籍归档等,规范学籍异动管理。

7.组织开展学生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校内学科活动周及各类竞赛活动,组织参加区级各类竞赛活动。

8.加强专用教室管理。加强专用室规范管理,提高专用室及教学具的使用率,做到有记录,有反馈。

9.加强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组建信息化研究小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在实践中实现。继续做好教职工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

(三)安全及后勤保障工作

1. 抓实抓细学校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理顺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加大师生安全教育,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隐患排查及风险防控工作,继续完善各类应急处置方案。

2. 规范学校经费使用,做好学校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在预算基础上确保公用经费的科学合理高效使用,规范收退费工作。研究并形成班级财产管理常态化检查及反馈机制。研究并促进固定资产核查工作的及时性,存档资料的完整与规范。

3. 做好后勤保障的各项工作。细化食堂、卫生、绿化、安保、节能、维修等的工作安排,加强过程监控,针对上学期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与提升管理。

(四)其他

统筹兼顾党、团、工会等各项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配合责任督学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督查,及时整改,提升办学品质。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