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同中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尚同中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4-20 来源:尚同中学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奉贤区尚同中学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

根据2018年奉贤教育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建设“贤文化”特色鲜明的“自然、活力、和润”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战略目标,结合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学校携手共进项目本校实施方案,尚同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将进一步落实常态工作规范管理和实施,围绕文明校园创建这一核心,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狠抓教育教学两条主线,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稳步上台阶。  

二、重点工作

(一)回顾反思,形成全校合力,完成新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1.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实力。

加强行政班子中心组学习及工作研讨,总结几年来学校各条线工作的可取经验,着重反思待改进处,为学校新三年发展寻找突破点及创新点,实现精准定位。建立优秀青年教师在行政管理岗位挂职锻炼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通过“做中学”“学而思”“思而成”,加快后备人才成长成熟的进程。依托精准托管资源、集团化办学资源等,合理安排在岗青年干部到优质学校进行“跟岗”学习。

2.提升教职工为学校发展主动作为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加强“校训”、“三风”的学习与宣传,提高教职工对“校训”、“三风”知晓度,使之融化在教师心中,落实在教育教学行为中。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如校歌歌词征集、为人文校园环境建设建言献策、学校发展规划之我见等,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投入学校的发展建设中。

(二)完善学校课程方案,以课程建设促学校德育创新与教学改革,打造和谐、活力、向上的至善校园。

1. 修改完善学校课程方案。

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修改完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下的至善课程建设》。研究三类课程的合理设置,重点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学科精品课程及校本特色课程。通过引入专家进行全方位指导,加大教师课程开发的培训和能力。加强对课程落实与推进的过程管理,加力求使我校“课程执行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 落实《i奉贤 贤文化》区本德育课程,深入推进德育大讲堂及主题系列化教育活动。

坚持立德树人的大德育理念,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目标,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多种形式为手段,以全员参与为保障,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突出人文关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文化修养,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开展好每周二的德育大讲堂活动及每月的主题系列化教育活动。

3. 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及学生生涯规划导航教育。

学校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及学生发展中心,由专职心理教师跟岗挂职锻炼,主要负责这两个中心的建设。推荐2位青年教师参加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初级)的培训,继续选送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学习与培训,加重全员德育培训中对这两项内容的培训比重,实现校内家庭教育指导及心理教育师资力量的储备和提升。

4. 研究学校创客教育的建设与课程开发,推动课程教学创新。

坚持按照“全面课程·校本特色、人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区域课程教学总体思路,结合学校实际,统筹安排三类课程,研究中考改革大背景下,在创客教育及跨学科教育方面的有效校本实施途径与策略,推动我校课程教学创新。

5.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及质效评估,提高学校课程执行力。

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指导、培训,认真落实教学五常规的检查、反馈、考核工作,使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学习奉贤区推进“人文课堂有效教学”教学指导,结合成功教育“讲练、讲想练、学讲想练”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课堂教学实效。做好区第二十三届教学节的相关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开展课程教学、课堂教学等的研讨、展评等活动,以此推动学校的课程执行力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三)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校本研修,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1. 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加强教研组长的学习与培训。强化课程教学与教研一体化的工作与管理机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与问题制订学校教研主题,引导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聚焦“课堂教学教与学的有效性”,加强教法学法的研究,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学研讨的质效。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各类业务学习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青溪集团化教学研讨活动,积极依托集团内优质学校的教研资源。积极思考并参与区合格教研组验收申报工作,着手准备区合格教研组的验收工作。

2. 重视教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依托“至善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重点课题的研究,推进学校科研活动的开展成立研究小组,一方面推进“至善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研究相关课题,形成研究论文和案例。继续推进校级课题的研究,组织和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总结有效经验、解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实践,形成“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的精神工作”的习惯和能力。

3. 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落实职初教师、骨干教师、成熟教师的分层培养。重点做好见习教师、三年期和五年期教师的教育教学基础素养培训与管理工作,依托网络平台,创设条件,充分利用资源联盟的环境,通过亮相、汇报、考核等环节,促进其能力的发展。以校本培训为载体,以“师徒带教”“同伴互助”为形式,继续开展读书、教学技能竞赛、教育技术培训等有关活动。

三、常规工作

(一)学校管理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弘扬师德师风为主线,开展庆祝第34个教师节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等,开展“公民社会公德、教师职业道德、家庭生活美德、教师形象与礼仪”教育,常抓师德师风建设。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中心组学习计划,加大干部理论学习力度,提升干部的综合能力与自身素养。健全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和管理。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做好学校人事,做好2019年新教师招聘工作,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有序。合理安排教职工培训,配合做好见习期、三年期、五年期教师区级培训及考核。做好绩效考核、年度评优以及推优评选工作。

4. 加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工会换届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大校务公开力度。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和管理结构,细化分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德育工作

1. 抓好德育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全员德育”的观念。建章立制,明确教育任务,切实承担职责。发挥团队育人工作模式,年级组、班主任、任课老师同心协力,策划并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开好每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督促班主任上好每次专题教育课,加强平时的检查反馈。开展班主任专业成长讲座、培训。继续完善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加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民主推选新一届的班队干部,通过“队长学校”加大对大队部大队委员的培养力度,发挥他们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 抓好常规教育。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修订版)》及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内容与要求,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强化(如德育主题月活动)。加大每日值勤检查考核的力度。结合升旗仪式、新生入学教育、“至善少年” “至善班级”评比等途径,对学生加强教育,反复抓、抓反复、常抓常新。充分发挥值日教师和学生干部的管理作用,充分利用《尚同中学学子手册》。强化环境卫生习惯的养成,正确认识垃圾分类,逐步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3. 传承节日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从书法、诵读、人物、节日、艺术、礼仪、体育等方面梳理,构建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框架。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共建温馨班集体”班主任论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精粹”主题系列活动。利用《尚同学子手册》与雏鹰争章有效结合的活动评价模式。

4. 开展主题系列化教育活动。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开展仪式教育活动。

5. 推进学校少年宫特色项目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为向导,深化美育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意识教育。

6. 加强安全、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强化安全法制教育工作,开好安全教育周,安全演练等,利用好安全体验教室。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特殊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及记录。根据季节和疾病特点,结合各类卫生宣传日,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活动。

7. 创建协同育人平台。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加强和社区共建单位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召开各级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活动,多方位了解学校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继续开展好家长论坛、一日校长等活动。

8. 继续做好德育科研工作。引导教师积极探索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艺术、家庭教育的成功典型、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的方法与途径,从写心得、写案例逐步上升到撰写德育论文,加强德育工作的研讨。

(三)教学工作

1. 建立教学质量动态评价系统,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备课、上课、练习设计、出卷命题、监考阅卷、质量分析等工作规范化、流程化。对部分学科的教学过程逐步建立跟踪调研分析制度。

2. 重点关注起始年级及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学。利用好四周学习准备期,做好新生的五升六衔接工作。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工作做到全面、扎实,抓早、抓好,召开毕业班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研究对策,群策群力。落实好辅优补差工作。

3. 关心并重视“学困生”、 新转入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工作,制订各学科的补差工作措施;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优先,勤反馈”的策略,真正把转化“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树立“不放弃一个学困生”的理念,帮助“学困生”取得进步。

4.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三课、两操、两活动”的正常开展,配合好上级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规范学生广播操、体育课、体锻课,开展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好学生参加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

5. 做好各项专题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午会、班会等课,做到专题教育有计划,有备课,有总结,使学生在心理健康、防范安全等知识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继续做好学生卫生、疾病控制、健康、青春期教育,做到有专人负责。

6.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专人负责,有制度,有档案,学生流入、流出规范合理,向学生家长做好各类相关政策宣传工作。

7.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及电化教学的管理工作。

8. 做好各类专用室如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房、创新实验室等的管理

9.继续抓好语言文字工作,以推普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合理安排好全国第二十届推普周活动,语言文字专管员指导各班做好各项推普工作,巩固“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校”的创建成果。

10. 做好医教结合。常态化开展学生卫生健康宣传活动,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积极预防与应对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医疗保险和学校环境卫生监测工作。

11. 做好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深化特殊教育工作,开展个别化教学设计和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实践,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教育与医学评估。

(四)安全及后勤保障工作

1. 抓牢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落实保安员能力指导工作,细化门卫管理任务,巩固校门口出入管理成效。将闭户情况日常巡查工作拓展到全体行政参与,形成多方位安全监控网。做好饮水、水电煤、消防、技防、网络等方面的日常巡护监控记录。加强化学等专用室管理员、后勤干事、分管领导安全能力培训。探索学校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2. 规范学校经费使用,做好学校资产管理。严格实行财务管理制度,切实推进重大采购及维护项目的合同制度,严格执行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三者签字报账制度。督促新入编出纳进行流水电子记账,规范部门预算的操作方法,做好2018年结算及2019年预算工作,完成2018年度经费使用报告。加大规范收费工作宣传,杜绝教师收费补课等乱收费现象。做好学生规范收费及退费工作。

3. 做好后勤保障的各项工作。细化食堂、卫生、绿化、安保、节能、维修等的工作安排,加强过程监控,实现常态巡查。

(五)其他

统筹兼顾党、团、工会等各项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配合责任督学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督查,及时整改,提升办学品质。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