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奉贤区尚同中学
本学期,我校根据局、镇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校情,在“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全面实施下,充分依托上海市成功教育咨询管理中心的各方资源,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扎实有效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 文明校园创建取得进一步成效。学期内,继续将文明校园创建落实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在迎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复评阶段,学校上下高度重视,做到了多方宣传、统一思想,自查自纠、落实整改,在镇、区、市文明办多次的专项督查及突击检查中,均得到一致好评,为我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以此为契机,学校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狠下功夫,从各类安全制度的制定到安全责任制的层层落实,从加强技防物防到反复抓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事故防范能力的提升,我们对涉及安全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尽其能。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在迎接市级抽查中表现出色,成功获评上海市安全文明校殊荣。
2.依托精准委托管理及集团化办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提升。本学期,上海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的专家团队入驻学校,同时,青溪·明德教育集团化办学也正式启动。学校面临这样的良好机遇,主动出击,把握机会,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一是认真做好学校现状分析,明确目标和方向,寻求针对性的资源注入。二是主动配合,做好专家讲座、教研指导、听评课安排及集团内各项活动的安排。三是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并争取到展示平台。在专家团队及优质资源的引领下,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做好了区第22届教学节“全面课程 校本特色 人文课堂 有效教学”的相关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在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的同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及特色活动,确立以“优化教学设计 提升育人品质”为主题来构建智慧型人文课堂,提高本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教学节期间,我们致力于学校特色课程方案的制定,并举行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启动仪式,明确了三类特色课程。在推荐到区级层面评选时,“舞由心生”舞蹈工作室成功获评奉贤区中小幼第三批校本特色课程(艺术类)。学校开展了以“规范教学设计,培植教学能力”为主题的尚同中学首届见习教师亮相展风采活动,也以此初步形成了学校大教研的模式。
4.认真做好起始年级与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研究制定起始年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计划,学期内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年级特色德育大讲堂等活动。 在首届毕业班管理的经验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加强毕业班管理,加强九年级教学指导,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复习指导工作,组织召开各阶段的交流研讨会,落实分层教育工作,通过家长会、心理辅导会、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指导等。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本届九年级学生在模考中取得的良好成绩。
5. 重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创新学生素质培养。学校已初步构建课程建设小组,启动学校课程规划。我们多次召开校本课程规划的研讨,并邀请课程建设专家杨四耕来校做专门指导,确定校本特色课程的基本方向及初步的课程规划。同时学校积极参与区教育学院领衔的“区域中小学课程建设”志愿校的招募活动,希冀以此为契机,将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志向区域课程建设灯塔学校的目标奋进。目前,已完成了“水之韵”校本课程方案初稿。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也已初步构建。通过前三年的实践,德育处梳理了学生行规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实施渠道与方法,挖掘特色,构建并创新学校德育课程,形成了以午会课、班会课,尤其是德育大讲堂为实施平台的学校“至善德行”德育主题实施课程。每月一个主题的系列德育大讲堂活动的设计逐步规范化,以“尚同学子护照”为形式的德育评价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已付诸实践。本学期开始学校依托汉韵坊和少年宫,推进特色课程开发,打造学校品牌。学校少年宫继续探索实施外聘教师和助理教师相结合的形式,逐渐形成少年宫课程实施的辅导员专业队伍,并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以“汉韵坊”支点计划为抓手,以学校少年宫为平台,将支点计划与少年宫有机结合,进一步打造学校的特色课程。我们正着力根据办学理念以及“善文化”建设的思路,积极构思“水磨坊”少年宫和“汉未央”汉韵坊的整体设计,以此推进学校品牌特色课程的建设。
二、常规工作落实情况
(一)队伍建设
1.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树立班子成员在群众中的威信,营造民主管理氛围,提高领导干部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做师生学习的楷模。学期内,选任2位青年教师充实到管理团队,尝试年级段管理模式,使优秀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2.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举行了“一生秉烛为教育 做好学生引路人”主题教师节活动,表彰了学生“心目中的尚同好老师”,宣传先进典型事迹,树立优秀教师队伍形象,着力打造一支“四有”好教师队伍。
3.加强校本培训,通过师徒带教、教育集团化培训、专家讲座等有效机制,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为教师们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开阔教师的眼界。规范做好见习教师、新教师、职初教师培养工作,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依托成功教育集团托管、区域教育集团资源联盟等,开展课程、教研和教师的联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4. 推进德育队伍建设,搭建成长平台,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立“至善匠心”学校班主任成长与发展工作室,推出了“微课题”和“一班一品”两个支点。开设专家专题讲座,提升全员育德能力。
(二)德育方面
1. 结合学校实际,扎实推进德育课程建设。一是推进年级德育课程建设;二是推进学生成长评价课程建设;三是继续扎实推进校级德育课程建设。
2. 开展家校互动,发挥家校合力的作用。1、开展家长论坛活动。邀请“我的育儿故事”获奖者沈浦女士、李美女士及家委会副主任洪鑫先生与家长们交流了自己的育儿经验,为全体家长讲述了自己的育儿故事。二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邀请了上海市家庭教育专家茅春红为全校家长做了《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专题培训;此外学校开展了“家庭教育问卷调查”,针对各类家庭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以后的家庭教育提供了真实的数据。
3. 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如温馨班级建设、行规养成教育、各项仪式教育、民主选任活动、各类主题教育、学校少年宫活动等。
(三)教学方面
1. 坚持“全面课程,校本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严格按照2017学年市课程计划的要求,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三类课程的设置科学、合理,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在接受区责任督学对“学校课程计划执行情况”专项督导时得到好评。
2.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三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精细化管理,以优良教风促良好学风的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落实减负增效。一是围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二是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教学环节。各备课组加强备课研究。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情,加强集体研讨,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加强进一步聚焦课堂,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其他工作
1.落实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完成安全设施设备的添置与更新;继续做好校门口出入登记管理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落实技防设施的日常管理记录及维护工作,确保信息及时查询;做好直饮水的水质质量检测工作,保障师生用水安全;加强校园巡防,及时排除校舍安全隐患,确保师生活动区域及房舍安全;安排落实节假日的值班人员值班制度,保障学校的安全。
2.工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民主建设、工会自身建设,开展各类庆祝活动、办公室文化布置评比等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工之家”“妈咪小屋”的软件建设,不断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归属感,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
3.学校不断加强后勤管理,规范财务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加大对学校办学条件、专用室、食堂等设施设备的投入,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优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实行财务管理制度,对重大经费事项做好集体讨论商议、规范合同签订、报销制度。积极申报“区星光灿烂计划”、“城乡一体化项目”和基建维修项目,改善办学条件。
4. 学校对外宣传的意识不断提高,在学校各类迎检工作、接待工作、区级教研活动、学校开放日活动等中,营造了良好的学校宣传氛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知名度。本学期,经教育局推荐,我校被列入市教委“家门口好学校”系列报道的学校之一,接受了教育时报记者的采访,学校特色工作得以在相关报刊及官微中报道宣传。
5. 做好了各级各项督导检查、视导等迎检工作,学校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开办至今第四年,学校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在每月一次的责任督学专项督导中,我们的各专项工作都得到了较高的的总体评价。我们在每一次专项督导后,及时召开各层面意见反馈会,及时通报各项工作成效,并对提出问题与意见建议进行整改提高。此外,学校还顺利接受了区教育学院领导和各科教研员进行学科教学视导、德育工作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验收、上海市节水型学校的评估等。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