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4-20 来源:尚同中学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奉贤区尚同中学

本学期,在区教育工作党委及局、镇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通力协作下,学校在建设“贤文化”特色鲜明的“自然、活力、和润”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战略目标的统领下,紧紧围绕“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打响南上海教育品牌”的战略目标,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教科研工作,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以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建设、学科教研组、课题组建设为立足点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科研意识

学校科研室每月推荐学习书刊、文章等,引导教师利用网络、书报、期刊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有很大提高。进一步发挥课题组长、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专题讨论、教研活动,及时总结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讨论问题,研究对策,有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引导教师精读教学专著,结合课堂教学,撰写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反思等,促使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本学期,学校开展了第六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并结合《奉贤教育科研版》杂志的改版,向全体教师征稿投稿,共递交6篇文章。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征文评选。韩瑾撰写的《基于APOS理论的二次函数教学设计的文献研究》参与了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课题情报综述”征文评比活动,蔡何婷撰写的《上海市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参与了2019年度运用调查研究法的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均通过区级评比推送至市级平台进行评比。刘晓敏撰写的论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策略研究》经修改后,发表于《奉贤教育科研版》。

以重点课题为抓手推进学校科研发展。

依托“至善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重点课题的研究,有机结合“支点”计划进行校级课题研究项目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活动。本学期多次召开专题项目推进会,注重过程引导与监督,期末完成初步考核,并为下阶段研究指明了方向。

规范课题研究,重视课题研究过程

继续加强对现有的各类立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一是根据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确定本学期研究要点,明确研究内容;二是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确定本学期的论文撰写的方向;三是对本学期研究动态进行检查、研究、总结,做好理论学习、研究课及论文撰写情况的汇报;四是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总结一学期研究情况,做好资料的建档工作。

本学期,2018年立项的区级课题进行了结题,完成了2019年立项区级课题开题论证。2019年度共有1个区级重点课题、2个区级一般课题和1个青年课题立项。期末积极动员教师参加2020年区级课题申报活动,多名教师进行了预申报,3名教师的课题申报经过遴选后修改上报。

(二)“全面课程、校本特色”,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一是严格督导及监管,提升“课程执行力”

全面落实市教委课程计划,制定实施学校课程计划,统筹实施了三类课程。加强了对“专课专用”的督导及监管,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确保了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提升“课程执行力”。10月,接受区“课程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专项督导,督导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对课程教学计划执行工作的高度重视。三类课程开足开齐,校本探究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果显著。

二是落实“课程育人”的实施策略

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本学期进一步完善学校《至善课程方案》。暑假特邀静安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吴伟国为全校教师针对《开展课程建设和校本学习资源开发》做专题培训。全面推进“美育工程,立德树人”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世界之窗”暑期优秀青少年英国、新加坡研学活动。学期中,通过拓展型校本课程和少年宫课程进行美育教育传授;通过学生活动节等美育活动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继续开设拓展型课程。本学期开设德育类、学科类、体育类、艺术类、欣赏类、科技类等14门拓展型课程。期末进行了所有课程的汇报展示。有效落实探究型课程。六、七年级开设“探究型学习包”与中短期课程学习,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组织开展学生小课题的研究。落实统编教材培训工作。“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门学科统编教材的各年级全覆盖,组织安排老师积极参加区级统编教材的培训工作,1位教师还参加由市教研室组织的“新教材·新理念·新课堂”秀骨干教师深度研修。

10月,本校接受区政协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美育”工程视察活动。11月,新加坡教育部代表团来访我校观摩相关课程,对我校的办学实效表示赞赏。12月,“舞由心生”舞蹈工作室参加“奋进奉贤,大地情深”区群文创作节目展评展演活动;参加区“美育修身”主题展示活动,荣获“最具活力美育修身团队”的荣誉称号。

三是丰富德育课程,以活动和实践激发学生活力。

本学期,结合德育主题月的安排,开展了以下活动:“从这里起航”学唱活动、 “喜迎七十载、你我共祝福”升旗仪式、“领巾飘过70年争做新时代好队员”领巾换代仪式、“学会感恩,与爱同行”课本剧展演比赛、“珍爱生命、远离邪教”知识讲座、“架起内心成长的桥梁”青春期心理、生理健康讲座、“科学用眼、保护视力”主题活动“、“眼睛更明亮、体魄更强健”主题讲座、“拒绝校园暴力、营造和谐氛围”的防校园欺凌讲座、“孩子犯错,家长该不该打孩子”学生辩论赛、“德才兼备庆成长、春风送暖入元旦”品学兼优学生表彰活动、六年级“模拟法庭”七年级“家务劳动大比拼”。通过德育主题月系列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讲社会公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乐于奉献的尚同学子。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开展了六年级国防教育、八年级民防教育及七、九年级秋季社会实践活动、美丽乡村“吴房村”探访活动、志愿军纪念馆、奉贤博物馆、泡泡公园等红色基地参观实践活动、“世界之窗研学之旅”和重走“红色之路”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本学期,进一步优化尚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制定学生社会实践框架内容年度计划表,做好了网上平台的活动记录及核定工作。

(三)落实全员德育,强化队伍建设,抓实常规管理。

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优化过程管理。

每两周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例会,明确周工作任务,开展经验交流,组织理论培训,邀请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开设主题讲座等。严格考核班主任工作,落实各项检查评比制度和工作资料台账的收集整理和考核。做好每月行规示范班的评选和表彰工作。

二是加强学生常规教育,做好育人工作。

继续坚持抓好国旗下讲话这一重要的德育基地,规范升旗制度,实行班级、旗手班级风采展示、国旗下讲话轮流责任制。开展多种途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政教处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橱窗栏、校园广播、多媒体等多种途径,定内容、定专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做好了本学期大队部改选工作,民主选举产生第五届大队委。各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坚持每月一次的队干部例会,加强队干部培训。

 三是加强安全教育,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创新机制,确保创新成果的巩固。先后开展了六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内容。每月开展一次消防演练、完善消防演练教师职能与分工、合理使用好安全教室。让学生学会逃生技巧,提升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各种形式,把日常安全教育与阶段性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在开学第一课中专门设置了安全专题教育课。发放各类安全教育告家长书,定期邀请法制辅导员作主题教育讲座。利用好主题班会课阵地,开展如“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等的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全员参与青骄课堂”,完成禁毒知识等的学习,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四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设了3次心理健康教育广播会。设计主题为《如何处理青春期和父母的关系》、《预防青少年性侵》、《季节交替 防止抑郁心情》。邀请奉贤中学吴明霞老师作《目标引领七彩人生》讲座。邀请中国女医师协会会员、上海市社会卫生协会秘书韩月英作题为《架起内心成长的桥梁—不负青春》的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为学生正视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落实心理咨询室值班制度,保证每天1小时开放。咨询人次共3人次。

学期内,实施“一日校长”项目共9周次,参加工作的家长们对学校各项工作表示满意,反馈良好。在六年级新生入学教育中,区家教中心张培红老师为新生家长作题为《小初衔接,让您的孩子脱颖而“初”》的讲座;9月,邀请了上海市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师潘思琪为家长们做了《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讲座;12月特邀国家心理咨询师明慧老师面对教师及家长开设《社交恐惧:迈入成人世界的“障碍”》家庭教育指导讲座。组织安排2名教师参加第一期陶行知“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选派1位老师参加2019第一期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骨干教师培训。

(四)坚持多元成长,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以教学节为依托,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实现“文化育人”。

遴选推荐课例参加奉贤区基于“云课堂”项目的优秀课例评选数学组韩瑾、英语组顾佳、语文组蒋思凡、体育与健身组姚磊均获优秀奖。推荐教师参加“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评选,马丽丽获中学化学学科二等奖。

承办由上海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弘文教育集团和青溪·明德教育集团主办的“厚植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效”现场研讨交流活动。英语组倪幸安、数学组唐晓玲分别开设公开课。教导处主持进行数学学科公开教研活动。闸北八中、弘文教育集团和青溪·明德教育集团内十所学校的数学老师进行评课议课。教学分管副校长主持英语学科微论坛主持。英语学科专家张茹环、青溪中学分管领导王芸、尚同中学倪幸安、顾佳老师以“优化课后评价、提升专业素养”为题,采用微论坛的形式,分别从教师自评、同伴互评以及指导评价等方面对九年级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情况做了点评与指导。校长就学校“优化教学评价,提升课堂质效”的做法进行了汇报。

开展“关注学生,立足课堂,优化评价,提升质效”第六届课堂教学评比系列活动。一是中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树特色”专场。14位青年教师开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化学、音乐、体育、美术、地理、劳技9门学科。二是0-3年期青年教师“小荷才露”“展风采”专场。八位青年教师参加,涉及语文、英语、道法、物理、信息科技、生命科学、体育七门学科。

二是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组织开展“立足规范,推新课改,提升质效,促进发展”为题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完善教研组制度建设,探索主流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召开了每月一次的教研组长工作例会,聚焦教法学法的研究,强化课程教学与教研一体化的工作与管理机制。

组织好教研和学习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教学五环节”,改进了课堂教学措施等。语数英学科及综合一组四个教研组每周定期与上海成功教育集团托管进行主题教研活动。

三是落实教学常规,培养“匠心”精神。

利用教师会、教研组长例会、教研组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指导、培训,认真落实教学五常规的检查、反馈、考核工作。开学初对各教师的教学规划、教学设计进行了检查,整体情况较好。开学两周内校级领导推门课及备课本抽查。

11月初,接受区教育学院初中学段学科视导,视导反馈意见,出台整改方案与措施,加强了“教学五环节”的规范管理。加强了课堂常规的巡视,进一步加强了专课专用的管理,每周教导处都不定时的进行检查,这项工作的举措,进一步促进了课堂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质量。

 四是重点做好六年级和九年级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8月开展以“走进尚同 至善起航”为题的六年级新生入学教育营活动;9月开展“有效沟通携手并进”六年级家长会,做好新生四周学习准备期工作;10月开展六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9月召开“张开双臂,迎接你的到来”学生家长联席会。12月“精准分析群策合力补齐短板砥砺奋进”毕业班教师会,“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九年级一模动员会等。分别根据学生特点,研究对策,群策群力,力求使本届毕业生在原有基础上升学考试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五是建立教学质量动态评价系统,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

 重视对教学质量的反馈及总结。组织召开各年级期中、期末的质量分析会,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等进行细致研讨。本学期七年级期中区调研测试中,取得了区第十名(本地生十五名);六八九年级镇调研中,各年级总成绩均列第一。期末九年级区调研考,名列区11,本地生名列全区第8,六七八年级金汇镇联考,均列第一。

(五)继续落实各条线常规工作,取得一定工作成效。

学校各条线工作根据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

学期内,学校接受了4次专项工作督导:9月中小学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督导、10月学校课程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督导、11月学校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督导、12月加强近视防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专项督导。每月督导反馈情况良好,得到责任督学的一致好评。

本学期,学校也做好了局、镇等安排的各项接待工作。8月接待了青海省达日县教育代表团,10月接待了区政协推进中小学生美育工程视察团,11月,作为市教委城乡携手共进计划受益并取得良好办学成果的受援校,接待了新加坡教育团教育部部长王乙康一行的参访。每一次的接访活动都受到了一致好评。

本学期,本校七名职初教师申报中级职称评审,六位老师顺利通过评审,并评聘为一级教师。

学期内,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提升。4位老师获得奉贤区“云课堂”项目优秀课例评选优秀奖。6位老师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被推送到区内参与评审,均获奖。学校被列入奉贤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试点学校。

学期内,顺利完成了六”T”食堂的申报创建工作。学校被认定为直饮水管理工作试点单位,接待了相关人员前来培训学习。

学校依法依规办学,师生稳定团结,管理规范有效,获评第二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6-2020年)。

 

 

 

2020.2

分享到:
相关信息